传说一秒能打出四千美元的机枪,比炮还费钱,快到无法阻挡。一说到加特林机枪大家并不陌生,在大家看影视剧时可以经常看到它的身影,而在游戏中,加特林几乎成了每个射击游戏中的标准配置,当我们看到主角挥动沉重的加特林,从发烫的枪管中喷发出的火舌收割着战场上一撮又一撮的杂兵,心中总会有些爽快。而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真正的加特林。
加特林机枪是一种手动型多管旋转机关枪。加特林机枪是由美国人理查·乔登·加特林(Richard Jordan Gatling,其人名一译格林,故此枪也被译作格林机枪或译作盖特机枪/机炮) 在1860年设计而成的,是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第一支实用化的机枪。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前后,加特林机枪输入中国,当时称其为"格林炮"或"格林快炮"。50年代以后加特林原理首先被美国经重新改良后应用在枪械及小口径航炮和防空炮上,使用该机枪,射速普遍可以达到每分钟每管1000发以上。
世界大战期间,以当时的科技水平,加特林的存在绝对是空前的,摆在战场上,绝对是敌人难以承受的噩梦。射手通过摇动曲柄带动沿圆周均匀排列的枪管旋转,装满弹药的弹膛从供弹料斗中进入到每根枪管后面的闭锁槽中。当枪管转到某个特定位置时,击针将弹药击发。而枪管转动到另一位置时,射击后的弹膛退出机枪。弹膛可以重复使用,枪管旋转一周可完成6发弹药的装填、击发和退弹。
但它也存在一个问题:它最大弱点是射手在战场上由于敌军冲锋过程中与自己的距离不断拉近导致情绪激动并杀红了眼不能控制自己,会发疯似得把手柄转动的越来越快,造成机枪过热卡壳或炸膛。这使得以后所有与加特林机枪相似的设计都不能再获得专利。林原理首先被美国经重新改良后应用在枪械及小口径航炮和防空炮上,使用该机枪,射速普遍可以达到每分钟每管1000发以上。
“枪小脾气大”美国超袖珍加特林“照样能火力全开哒哒哒冒蓝火”。和普通步枪相比起来,它也是袖珍级别的,空枪的重量也只有7千克,所使用的弹药和步枪相同都是北约标准口径的5.56MM弹药,虽然枪小,但脾气一点也不比它的前辈M134小,两档可调射速,分别为每分钟2000发和每分钟4000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